BMI健康风险对照表
BMI 范围 |
分类 |
健康风险 |
饮食建议 |
推荐运动 |
< 18.5 |
偏瘦 |
营养不良、免疫力低 |
增加高热量食物摄入 |
力量训练、增肌运动 |
18.5 - 24 |
正常 |
健康风险低 |
均衡饮食 |
有氧运动、力量训练 |
24 - 28 |
超重 |
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|
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 |
有氧运动、力量训练 |
≥ 28 |
肥胖 |
多种慢性疾病风险 |
严格控制饮食 |
有氧运动、力量训练 |
BMI 计算规则公式和标准
BMI = 体重(kg) / 身高(m)²
标准 BMI 范围: 18.5 - 24
例如:一个体重70kg,身高1.75m的人,BMI = 70 / (1.75 × 1.75) = 22.86
不同BMI饮食建议
- 偏瘦(BMI < 18.5):多吃富含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胸、鱼虾等,增加主食摄入,像米饭、馒头可适当多吃些,多吃蔬果如苹果、西红柿,适当加餐,例如可准备些坚果、牛奶在两餐之间食用,还可多吃些高热量但健康的食物如牛油果、奶酪,帮助增加体重、增强体质。
- 正常(BMI 18.5 - 24):主食粗细搭配,如将白米搭配上糙米、把白面馒头换成杂粮馒头,丰富蛋白质来源,除了常见的畜禽肉、鱼虾,也可常吃些豆制品如豆腐、腐竹,多吃蔬菜水果,像菠菜、香蕉等,控制油盐摄入,烹饪少用油炸、油煎,多用蒸、煮、炖,且减少放盐量。
- 超重(BMI 24 - 28):控制总热量,可借助饮食记录软件了解每日热量摄入情况,增加膳食纤维,多吃芹菜、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选低脂肪食物,比如优先选择清蒸鱼、水煮虾这类低脂高蛋白食物,少吃油炸零食、五花肉等高脂肪食物。
- 肥胖(BMI ≥ 28):严控热量,依据自身基础代谢等情况制定合理热量范围,吃高纤维低热量食物,像冬瓜、黄瓜等蔬菜可大量吃,水果选择低糖的如草莓、柠檬等,规律少食多餐,可将一天食物量分成5到6餐,避免一次进食过多,每餐间隔3到4小时左右,减少饮料、糕点等高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。
不同BMI推荐运动
-
偏瘦(BMI < 18.5):
- 力量训练:每周3-4次,重点锻炼大肌群,增加肌肉质量
- 高强度间歇训练:每周2次,促进肌肉生长和代谢提升
- 游泳:每周2-3次,全身性锻炼,增强体质
- 饮食配合:增加优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摄入,确保足够热量
-
正常(BMI 18.5 - 24):
- 有氧运动:每周3-5次,每次30-60分钟,如跑步、骑行
- 力量训练:每周2-3次,平衡锻炼各肌群,保持肌肉质量
- 瑜伽或普拉提:每周1-2次,提高柔韧性和核心力量
- 饮食配合:均衡饮食,保持适量蛋白质摄入,控制精制糖和脂肪
-
超重(BMI 24 - 28):
- 有氧运动:每周4-5次,每次40-60分钟,如快走、椭圆机
- 力量训练:每周2-3次,增加肌肉质量,提高基础代谢率
- 高强度间歇训练:每周2次,加速脂肪燃烧,提高心肺功能
- 饮食配合:控制总热量摄入,增加蔬果比例,减少精制碳水和饱和脂肪
-
肥胖(BMI ≥ 28):
- 低冲击有氧运动:每周5-6次,每次30-60分钟,如快走、游泳、椭圆机
- 力量训练:每周2次,以较轻重量开始,逐渐增加强度
- 步行:每天累计8000-10000步,分多次完成
- 饮食配合:严格控制热量摄入,避免加工食品,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
科学管理体重指南
-
饮食管理:
- 控制热量摄入:了解自己的基础代谢率,合理控制每日摄入热量
- 均衡营养:保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
- 多吃蔬果:每天摄入300-500克蔬菜和200-350克水果
- 实用技巧:使用小盘子进食,细嚼慢咽,避免边看电视边吃饭
-
运动计划:
- 有氧运动: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
- 力量训练:每周2-3次,增加肌肉量,提高基础代谢率
- 日常活动:增加日常活动量,如步行、爬楼梯等
- 实用技巧: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,增加坚持的可能性
-
生活习惯:
- 充足睡眠:每晚保证7-8小时高质量睡眠,避免熬夜
- 减轻压力:学习压力管理技巧,避免情绪性进食
- 饮水充足:每天饮水1.5-2升,有助于新陈代谢
- 实用技巧:在感到饥饿时先喝一杯水,可能只是口渴而非饥饿
-
监测与调整:
- 定期称重:每周固定时间称重,记录变化
- 身体测量:定期测量腰围、臀围等身体围度
- 饮食记录:记录每日饮食,了解摄入情况
- 实用技巧:使用小程序(bmi计算器-计算您的标准体重)追踪饮食和运动,设定合理目标
什么是 BMI?
BMI(身体质量指数)是用来评估成年人是否处于健康体重范围的指标。它通过体重和身高的比例来计算,帮助判断一个人是否过轻、正常、超重或肥胖,该BMI是中国标准,BMI不适合运动员、老人、小孩的测试,对于老年人的BMI适当放宽标准(如BMI 22-26更健康),因肌肉流失可能增加低BMI带来的风险。
如想了解青少年的BMI,参考中国 0~18 岁儿童、青少年体块指数生长曲线相关结论分析来评估。
BMI 的来历
BMI 是由比利时数学家阿道夫·凯特勒(Adolphe Quetelet)在 19 世纪提出的,最初用于研究人群的体重与健康之间的关系。如今,BMI 已成为全球广泛使用的健康评估工具。